海南:以制度创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2020-04-12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习总书记要求,海南要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下大气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两年来,海南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把制度创新贯穿自贸区建设的各领域各环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支持鼓励所有突破传统体制束缚、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新做法,努力建立健全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编辑


4月10日,全国唯一“永不落幕”国际创新药械展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举行,25家跨国药械厂商境内代表、约200种未在国内上市的国际创新药品及器械参展。

乐城吸引力缘于不断推进的改革创新。美国艾尔建公司中国眼科事业部总经理兰朝俊介绍,公司的青光眼引流管产品是国内首个通过真实世界数据路径获批的新药,从应用乐城提供的临床真实世界数据评估,到获准在我国上市,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兰朝俊说:“不管是药品还是器械,如果是正常的注册流程,整个过程可能要花3—5年不等。”

作为我国唯一的“医疗特区”,乐城先行区目前基本实现医疗技术、药品、器械与国际水平“三同步”,两年来,有51例特许药械在中国内地首次应用。尤其是在真实环境下获得的临床数据,大大缩短了国外药物在我国上市的时间。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局长顾刚表示,通过制度改革深化开放,给国际药企注入了强心针。“让一些国际的企业能够看到,通过自贸港的建设,企业能够更好地参与中国未来改革开放的发展,也给他们提供了非常强大的信心和助力。”顾刚说道。

乐城只是海南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两年来,海南以制度创新为抓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相继发布六批共71项制度创新案例,涉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知识产权保护、金融、产品交易等诸多领域,多项为“全国首创”。

“优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创建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出口平均整体通关时间压缩到3.2小时……”海南省自贸办副主任李宇飞介绍,“同时,我们还实施了商事登记全省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了3个工作日。2019年,海南新增市场主体24.44万户,同比增长70.8%。”

制度创新也为海南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编辑


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两年来陆续推出“保税油品同船混装运输”等多项制度创新,出台提高通关效率40条举措,帮助企业破解发展瓶颈。

洋浦中远海运集装箱船务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符传育说,一系列的措施“很给力”——“口岸7×24小时预约通关、引航零等待等措施,使得半夜到港的船也能快速靠泊,对船舶整体的周转和保障都有好处。”

如今,洋浦港格外忙碌,2019年,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3.8%,国际航线增加到22条。

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周军平说:“两年前,我们的航线也只是覆盖到中国沿海的主要港口,以及到新加坡的一些主要港口。将来,我们会形成一个覆盖中国沿海,到东南亚地区甚至到南亚、西亚主要港口的航运网络。”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源源动力。

2019年,海南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8家,同比增长102.4%,实际使用外资1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00%,连续两年翻番。海南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运行一年多,开立主账户1万多户,跨境收支超85亿元。


阅读21088
分享
写评论...